房貸利率走低,剛性需求活絡房市,今年第一季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總額1305億元,創2012年來同期新高,但低薪資與高房價的壓力下,如何減少房貸利息負擔,房市專家說有兩招,一個是盡速還本金,另一個是與銀行打好關係,壓低利率。
- May 14 Tue 2019 09:59
房市專家教房貸還款術
- May 13 Mon 2019 10:48
0元買房有影嘸? 4大手法揭密
號稱房地產名師的王派宏在五月初時,傳出捲款25億元落跑,令人將眼光又轉向了房地產市場。房地產市場一熱絡,光怪陸離的手法也隨之又冒出頭,今年以來有關於「0元買房」的訊息已經日漸增加,令許多想買房的年輕人蠢蠢欲動,但這樣的手法恐將衍伸相對代價,不得不慎。
- May 10 Fri 2019 10:47
火災自救第一步 「不要躲浴室」
高雄市小港區鳳林路上的泰興文具行,今天零時35分發生火警,屋主伍姓一家人包含老夫婦兩人還有兩位成年兒女,可惜經過搶救還是造成2死2傷的遺憾。據了解,伍家有3人長期擔任義消,但在危急時卻無法脫身,甚至最後一位被救出的70歲老翁,竟是受困在浴室不幸罹難。
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蔡宗翰曾公開表示「遇到火災,不可以躲浴室」。他點出一般人為什麼會誤以為火災時可以躲浴室的原因,分別是
- May 10 Fri 2019 10:26
豬瘟造成缺貨 豬肉漲價了
中國大陸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,向國際大量採購豬肉,國際豬肉價格大漲,連帶台灣一併追價,導致豬價短期內攀升。農委會推估,現在只是起步,5月中下旬不排除上看80元,為了因應未來可能的供應短缺。農委會表示,未來若影響到民生,將釋出庫存,並指示中央畜產會評估向加拿大採購豬肉的可能性。
根據中央畜產會的資料顯示,5月8日毛豬每公斤平均批發價78.24元,冷凍豬肉(進口)每公斤平均批發價75.41元,整體平均為77.7元。
- May 10 Fri 2019 10:00
「怪怪鄰居」怎麼辦?網友以德報怨最高招
日前有網友因鄰居傷透腦筋,他闡述,購入車庫房子後因個人需求會在車庫門口擺上「請勿停車」,就他所知,搬家之前是空屋,所以鄰居會來停車,不過入住後就不會來停放,但可能讓他停車上不如以往方便,都會做出讓他不舒服的舉動,不知道該如何處理?
網友表示,每次下班回家都會看到自己放的「請勿停車」被翻倒或丟到鐵門旁,當時沒有多想,不過有次提早下班發現是鄰居做的,只好加裝監視器制止他的行為,但鄰居身為80多歲的外省人阿伯,可能仗著自己是長者,每次理論時態度挑釁,只要開車出門剛好碰到,他就會刻意走很近、很慢一直回頭盯著看,讓他無奈鄰居「簡直像小孩一樣」,生活相處令人疲累,有心想解決也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- May 09 Thu 2019 10:33
如何不買到爛房? Sway:這5點最重要!
購屋是人生大事,不少人省吃儉用,累積一輩子積蓄,就是為了要換得下半輩子的住所,因此要如何慎選房子,成為最重要的關鍵,房市專家Sway就在直播節目上教大家辨別好屋該怎麼挑。
要挑對好屋,首要注重格局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,每個人所需的格局不同,因此房屋的格局合不合自己胃口,是購屋最需要注意的地方;其次才是房子是否符合多數人的格局,一但房屋需要轉售時,屋子格局符合多數人需求,就相對容易出售,但若格局畸零,房屋就容易滯銷。
- May 08 Wed 2019 11:00
房子=退休金?你的算盤打錯了
美國人坐擁房產的可能高於存出足夠的退休金,但許多人視房子為退休計畫,依靠黃金年代買下的房產增值來退休;房地產雖然是門好投資,但全靠房產挹注退休計畫並非好主意。
- May 07 Tue 2019 11:58
購屋好?租房好? 她說先搞清楚三件事!
到底要不要買房?還是租房好?尤其是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台北市,租房買房一直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,Youtuber Nancy就透過影片,以過來人的身分要大家釐清買房的三大重點:要先考慮清楚買房是投資或自住,釐清買的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;最後一定要買可以租的,租可以住的。
台北房價高,多數人只能成為租屋一族,網友在PTT上表示,「房價高、不過已經不想去怪罪政府了,只能從自己這一端去改變」,「但即使一個月賺10萬元,也還是買不起大台北的房子」。
- May 06 Mon 2019 15:30
賠售還能大賺?暗黑版大富翁這麼玩
這兩三年來媒體每天盯著豪宅跟各地指標社區的實價登錄寫新聞,一下子驚爆某某企業家還是老闆娘轉手豪宅大賠好幾千萬、斷尾求生,一下子又傳出某某新古屋社區屢賣屢跌、跌跌不休。
- May 06 Mon 2019 10:40
行動銀行人臉辨識 今年全面上線
兆豐銀行動銀行指紋與人臉辨識,今年底將從iPhone擴張到Android系統手機全面上線。除了簡化開戶流程爭取更多新戶,兆豐銀也在行動銀行領域多管齊發下工夫,其中,兆豐銀已讓使用iPhone的客戶可透過指紋與人臉辨識的在行動銀行認證身分,今年底將進而擴大到Android等其他系統手機,亦即指紋與人臉辨識的行動銀行認證將可全面適用於各款手機。